巴菲特曾说,时间是伟大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换言之,每一家有着远大梦想的企业,都深信时间的魔力,懂得在漫长的岁月里积累和沉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实现基业长青。
以1994年4月厦门东方高尔夫正式运营为起点,30年来,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践行长期主义,植根中国高尔夫,以球场连锁运营+高尔夫职业赛事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日积月累的水磨工夫,使国人对这项源自西方的体育项目有了更全面认识,从而助推高尔夫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当之无愧的高尔夫先行者
东方高尔夫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高尔夫先行者。
翻开1994年的日历,人们会发现,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重要年份。
这一年,中国第一次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完成分税制改革,进行汇率并轨,实施《公司法》和《劳动法》。
某种意义上,1994年是“市场经济”在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元年。
那是高尔夫进入中国大陆的第10个年头,在国内依然是新兴事物,打球人口稀少。据《高尔夫旅行》杂志的报道,1994年,包括厦门东方球场在内,国内的球场数量总数不过18个。(参考资料1)
东方(厦门)高尔夫乡村俱乐部
东方高尔夫旗下在中国大陆的首家球场厦门东方,在这一年四月竣工并开业,可谓契合历史进程。
作为国际通行的“商业社交语言”。高尔夫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进入中国,高尔夫球场被誉为外商社交的客厅,对政府的招商引资起到重要作用。
东方高尔夫的母公司美国潘氏集团开发厦门东方球场,也是基于这一考量。当时,潘氏集团在福建经营冠捷科技,很多海外专家也追随而至。与此同时,其长期合作伙伴台塑集团亦在国务院“901工程”(1990年的全国第一号工程,1990年1月1日成立,见参考资料2)的推动下,拟在福建厦门投资70亿美元,一旦项目落地,也会有很多高层次人才空降厦门。
要将这些海外专家留住,建设高尔夫球场是首选。
正如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业务总监李红女士所说:“卡拉OK等娱乐方式不大适合这些高科技人才的喜好,环保、健康的高尔夫球项目最适宜。”
为了配合“901工程”的推进,让冠捷科技等高科技企业从海外专门聘请的专家在福建有更好的消遣方式,在潘方仁先生的决策下,潘氏集团以1.8亿元的大手笔建设厦门东方球场,邀请美国球场设计大师罗兰·弗朗(Ronald Fream)担纲设计。
高尔夫球场设计师罗兰·弗朗
罗兰·弗朗在业内大名鼎鼎,除了厦门东方和林口东方外,单纯在亚洲,便留下韩国九桥高尔夫俱乐部(参考资料3)、文莱皇家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参考资料4)、新加坡圣淘沙色拉蓬球场(参考资料3)、越南凤凰高尔夫度假村(参考资料5)等传世精品。在他的倾力打造下,厦门东方球场自然是上乘之作。
厦门东方球场的起点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将闲棋变成先手棋,以职业高尔夫来链接潜在的高尔夫爱好者
如果仅着眼于招商引资的配套工程这一角度,厦门东方球场好像潘氏集团下的一着闲棋,但高手在于,他们能从容布局,将闲棋变成先手棋。
厦门东方球场早期同样面临下场客人不多的挑战,开业初期每月接待打球场次为500人次左右,到1997年才增长到1,500人次。按照国际标准,在不影响球场品质、运作管理和草坪的养护情况下,一个18洞球场的年打球人数只要控制在5万人以内,是比较理想的状况。(参考资料6)
运营初期的厦门东方球场,距离这一理想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之球场本身背负银行债务,每月利息支出可观,如此一来,入不敷出。
虽然厦门东方球场有母公司潘氏集团的巨大支持,但如果长期这样,显然不是善策。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父亲潘方仁先生的安排下,潘仲光先生临危受命,1996年开始接管潘氏集团高尔夫业务。此前,潘仲光先生将冠捷科技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显示器制造企业,其卓越的管理水平早已获得世人认可。
那个年代,中国高尔夫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培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李红女士介绍说:“1997年,到厦门东方球场打球的球友中,仅有8%来自本土,其他均来自海外。”为了谋发展,国内球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相当一部分球场采取叠加地产、度假村、酒店等多种业务来经营。
东方高尔夫自始至终没有介入地产业务,潘仲光先生有自己的战略思考。
潘仲光先生有一个观点流传甚广,他说:“中国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加工外国人的需求到服务国内的市场需求。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发达国家的消费里有哪些是我们没有的,我们很快会发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里的庞大的体育市场是我们没有的。”
东方高尔夫为潘仲光先生提供了践行这一理论的平台,潘仲光先生为东方高尔夫定的方向是球场运营结合职业赛事。
东方高尔夫首次与职业赛事结缘,是1998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重创亚洲经济,亚洲职业巡回赛(亚洲APGA)受到冲击。关键时刻,东方高尔夫挺身而出,举办总奖金20万美金的国际东方名人赛(ORIENT MASTERS),那是亚洲职业巡回赛1998年赛季在中国的首场比赛。
那时候,20万美金的奖金极为可观。赛事吸引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144名职业选手参与,并通过ESPN、STAR TV、CCTV等各大媒体在世界各地传播,获得广泛瞩目(参考资料7)。
东方高尔夫的支持让亚洲职业巡回赛度过艰难时期。而赛事给东方高尔夫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罗兰·弗朗设计的厦门东方球场经受住国内外顶尖球员的严苛考验。1999年,厦门东方球场和林口东方球场双双入围全球百家高尔夫俱乐部榜单,极大提升东方高尔夫的知名度,经营状况大为改观。
这让东方高尔夫意识到,高尔夫是一个大产业,有足够的容量来拉动就业,促进消费,为所在地增加税收,绝非房地产、酒店的附庸。依托改革开放的滂湃伟力,通过纯粹的高尔夫经营,以职业赛事来推广高尔夫,为球场引流,以公益心态不断投入、运营国内职业赛、巡回赛,培育高尔夫本土球星,并将他们送上奥运会、美巡赛、LPGA等更高舞台,使其在顶级赛事上大放异彩,为国增光成为民族英雄,吸引大众关注、参与高尔夫,并认同这项运动的价值,让高尔夫回归竞技体育本质,以竞技体育的魅力链接潜在的高尔夫爱好者。一旦国内的巡回赛像美巡赛那样发展成熟,形成规模效应,高球人口随之增长,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东方高尔夫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从1999年至2004年,东方高尔夫开始扩张,在中国内地建成15座球场,一举成为高尔夫连锁集团(参考资料8)。
北京东方明珠乡村俱乐部
有了连锁球场,东方高尔夫深耕职业赛事更有底气。当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参考资料9)后,出于合规性考虑,东方高尔夫的扩张之路就此停止,重新将目光聚焦到通过职业赛事反哺高尔夫产业这一领域。
1998年国际东方名人赛的举办,还为东方高尔夫留下另一笔宝贵遗产,即国际高尔夫的人脉资源以及一个运营赛事团队。
李红女士回忆说:“当时亚洲职业巡回赛派到厦门指导我们的赛事总监迈克,后来担任了英国公开赛的赛事总监。他率领很多专业人士,教我们如何做赛事背景板、媒体宣传、球员接待等与赛事紧密相关的事宜。这些经验使东方高尔夫后来举办赛事更为得心应手。
“2004年2月22日至25日,东方高尔夫携手美西女子高尔夫职业赛(WCLGT)举办东方名人国际女子职业赛,那是WCLGT登陆中国的首场比赛(参考资料10)。东方高尔夫按照承办1998国际东方名人赛的标准来呈现这项赛事,WCLGT方面人士后来评价说,赛事氛围可以媲美LPGA。”
2004年东方名人国际女子职业赛上
女子职业球员陈小红与潘仲光先生合影
办赛不断档,助力“她力量”崛起
2004年东方名人国际女子赛的成功,让东方高尔夫有了更多自信,开始尝试将职业赛事常态化。
2005年,东方高尔夫旗下在厦门、北京、上海的三家球场,连续三周举办东方名人女子赛,为东方名人女子赛此后常态化办赛奠定基础。
自一开始,东方名人国际女子赛便以国际化、开放的办赛思维来运营。李红女士说:“2004年国内女子职业选手才30多位,只有开放办赛,让国际球员参与进来,国内选手才能找到自身与国际球员之间的差距,知道自己该朝哪方面努力。”
这一定位,为中国女子职业球员的迅猛增长以及华人军团在奥运会、亚运会、LPGA、女子日巡赛、女子欧巡赛等国际赛场上的爆发埋下伏笔。
此后三年,在东方高尔夫旗下球场的全力支持下,东方名人女子赛的赛事规模接连扩大。东方高尔夫对女子职业赛的支持力度以及整体规划、产业布局更为深入。
2006年,首届中国女子公开赛正式举办(参考资料11),中国高尔夫从此拥有国字号的女子职业大赛,首届赛事承办球场正是厦门东方球场。截至2023年,厦门东方球场已10次承办中国女子公开赛,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子公开赛之家。东方高尔夫还于2006年、2007年、2008年以及2023年四次冠名赞助这项赛事,支持力度之大由此可谓一斑。
2006年首届中国女子公开赛上
韩国球员申智爱夺冠
东方名人女子赛的蓬勃发展,使女子中巡赛在2009年正式启航(参考资料12)有了本钱。业内,很多人直接将其视为女子中巡赛的前身,两者之间的切换可谓无缝衔接。
2009年中国女子巡回赛正式启动
无论是东方女子名人赛还是女子中巡赛,平台变了,东方高尔夫对职业赛事的支持却从未改变,东方高尔夫旗下的球场对女子中巡赛的支持一如既往。2012年,当潘仲光先生率领团队为女子中巡赛争取世界排名积分时,世界女子高尔夫积分排名组织方面表示,除了对国际球员开放以外,巡回赛年度赛程需要安排10场以上赛事是申请门槛(参考资料14)。
潘仲光先生一诺无辞。他有足够底气,东方高尔夫旗下连锁球场是他的底牌,中高协的支持以及同行的共襄盛举,一年办10场女子中巡赛不在话下。
果然,好消息传来,自2013年开始,女子中巡正式加入世界积分组织,每一站正式认证的比赛都拥有世界积分(参考资料13)。中国女子高尔夫与世界高坛全面接轨。冯珊珊、林希妤、殷若宁等日后在国际高坛上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女子中巡赛历练。
冯珊珊于2017年蓝湾大师赛夺冠
同时登顶世界第一
殷若宁2020年转职业(参考资料15)后,首秀是那一年的女子中巡赛揭幕战珠海国维中央广场好莱坞公馆中国职业女子挑战赛,她一举夺冠那场赛事的承办球场则是珠海东方高尔夫球会(参考资料16)。
2020年殷若宁转为职业球员后获得首胜
这绝非巧合。
众所周知,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那一年,男子大满贯赛只举办了三场(参考资料17),很多赛事、巡回赛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关键时刻,东方高尔夫再次出手,经过多方协调,于2020年8月启动该赛季的女子中巡赛,东方高尔夫旗下的球场义不容辞,珠海东方球场承办揭幕战。
高尔夫球员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尤为需要实战的检验,再高的天赋,如果不能在职业赛事上锤炼球技,都是空谈。而且,球员转职业生涯初期的三年极为关键,一旦这一黄金时期没能快速实现跃升,后期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弥补。
正是基于这一底线思维,在潘仲光先生和东方高尔夫的努力下,女子中巡赛没有中断,而是自2009年延续、传承至今,女子中巡赛成为中国职业球员名副其实的主场,坚定不移地呵护着她们成长、蜕变。
2020珠海国维中央广场好莱坞公馆中国职业女子挑战赛拿到职业首胜后,殷若宁一路成长,在2023年拿下LPGA首冠、大满贯赛首冠,并首次登顶女子世界第一(参考资料15)。这一荣耀之路的起点,都是从珠海东方开始的。
2023年殷若宁登顶世界第一
女子中巡赛有一句著名的口号——“ 她力量,梦击扬。”很显然,女子中巡赛是希望通过“她力量”的崛起,来带动女子高尔夫乃至于中国高尔夫的整体发展。而在冯珊珊、殷若宁等中国女子高尔夫的标杆人物带领中国粉红军团在国际赛场追逐、实现梦想前,东方高尔夫等中国高尔夫从业者、机构一直在坚守、付出。
逆周期的破局:以起点中巡赛来对抗不确定性
2020年,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中国高尔夫面临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传统模式受到挑战。一家优秀的企业,必然要具备一定的“逆周期”能力从而穿越周期,以审时度势后的通权达变,实现“破局”。
2020年底,女子中巡赛二级赛起点中巡的启动(参考资料18),让人们看到东方高尔夫的锐意进取,体现的正是潘仲光先生对整个高球产业的思考与贡献。
2020年首届起点中巡赛事冠军杨嘉欣
起点中巡赛的诞生,绝非一时兴起。它既是东方高尔夫以职业赛事牵引中国高尔夫发展的延续,亦是其在特殊时期的创新。
新冠疫情使人们再次认识到高尔夫球运动的魅力,球场的绿色生态环境,使很多人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北上广深等高尔夫发达地区出现订场难得盛况。
担忧随之而来,谁都无法预测新冠疫情何时会结束?短期繁荣之后,球场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起点中巡赛的推出,则是以确定性来平衡不可抗力带来的波动。李红女士介绍说:“因为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原因,球员异地参赛变得非常困难。起点中巡赛的出现,让球员在家门口就能参赛,使他们在特殊时期有赛可打,为新生代球员提供上升通道,教练得以由赛事来检验其教学成果,承办球场也获得一笔稳定的赛事收入,一举多得。”
人们对新事物的接纳,往往伴随着争议。
和女子中巡赛一样,起点中巡赛也是率先在东方高尔夫旗下的球场先行先试,推向全国。李红算了一笔账:“起点中巡赛的报名费是550元一轮,远低于厦门东方、北京东方明珠的订场费用。如果不是通过东方高尔夫集团层面的推动,起点中巡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按照国际惯例,巡回赛一个赛季只在一个城市举办一次。起点中巡赛则没有这样的限定,一个赛季可以多次举办起点中巡赛,受到参赛球员的欢迎,承办球场的经营状况大为改观。”
起点中巡上海系列赛近日举行
目前,新加坡(参考资料18)、北京、上海、厦门、肇庆(参考资料19)等地,起点中巡赛推出系列赛,从侧面证明这一赛事的成功。
起点中巡赛已然成为中国职业高尔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善莫大焉。
百元高尔夫,推动高尔夫全民化
东方高尔夫另一大震动业界的举措是于2018年推出“百元高尔夫”(参考资料20)。
潘仲光先生谈“百元高尔夫”计划
这些年来,人们时不时能听到“99元打高尔夫”之类的新闻,但多见于高尔夫教学领域,也并非长期之举。东方高尔夫则是球场方层面的极限突破。
厦门东方球场拥有27洞,其中有9洞是山地场,百元高尔夫是以这个山地9洞为基础推出的。每一位青少年球员只要自己背包下场,即可享受这一特别优惠的政策(参考资料21)。
只从经营层面来判断,很多球场根本不会考虑,但这正是东方高尔夫的独特之处,它的出发点是为了让高尔夫进入群众,在全面层面推广高尔夫。
30年来,东方高尔夫以体育报国的精神,它以对中国高尔夫的深沉之爱,持之以恒地支持职业赛事。
曹植在其著名的《正会诗》曾写道:“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而让“让高尔夫回归体育”,使国人在根本上了解、接纳高球运动,使这项有着深厚底蕴的运动在中国走向大众,千载为常,成为陪伴国人的终身爱好。
巡赛潘仲光厦门东方球场球场高尔夫发布于:湖北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